本文刊發于2024年10月16日,中國民航報
航站樓是城市形象的窗口,是旅客停留時間最長、與機場互動最多的地方。2014年10月10日,石家莊機場2號航站樓正式啟用,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進入“雙航站樓”運行新時代。 航班截載時間從40分鐘縮短到28分鐘,乘機出行更便捷;從“紙質”到“無紙化”,從“人工”到“智能”,乘機流程更智慧;文化活動“一月一主題,月月有驚喜”,乘機體驗更美好。 2號航站樓投運10年間,石家莊機場用心、用力、用情,為旅客創造“冀憶游新”的最佳出行體驗。 多措并舉 乘機越來越便捷 2號航站樓投運的10年,是石家莊機場聚焦旅客出行效率,多措并舉打造最便捷機場的10年。 2014年,隨著2號航站樓投運,功能更加豐富的運行信息系統正式上線,增加了航班截載時間、關艙門等保障節點,細化了保障流程,為旅客便捷出行打下基礎。 標識指引系統是旅客順暢出行的關鍵。石家莊機場結合旅客出行習慣,不斷整合、梳理航站樓內標識,大幅增加箭頭指引的數量與密度,統一色調及字體,更新樓內多個區域的整體平面圖,詳細標注各個功能區域的位置,讓旅客一目了然。特別是2021年,2號航站樓值機A島、C島正式啟用,64臺值機柜臺航顯屏經過升級改造,提高了旅客值機效率。 航班截載時間是旅客便捷出行的重要指標。自2022年以來,石家莊機場通過對航站樓旅客流、行李流等各保障節點進行全流程梳理,將航班截載時間由40分鐘縮短至35分鐘、30分鐘,再由30分鐘縮短至目前的28分鐘,3次縮短航班截載時間,將壓力留給自己,將便捷還給旅客。 便捷中轉是樞紐機場功能完善的重要體現。自2015年開始,歷時9年,石家莊機場中轉業務實現了從一萬到百萬的跨越式發展,中轉旅客在機場全部旅客中的占比提升至12%,中轉率在全國千萬級機場中名列前10。石家莊機場以旅客需求為出發點,設置了2號航站樓中轉中心和專用中轉休息區,并在10年間兩次升級,升級后中轉中心共有7組柜臺,中轉區域面積增至120平方米,進一步提高了中轉值機效率。 智慧賦能 出行越來越高效 “10年前,辦理值機手續幾乎都是靠人工,通常要排長隊。現在,不僅可以自助辦理值機手續,還能實現自助托運,‘刷臉’過檢、登機,變化很大。”經常在石家莊機場乘機出行的常旅客王先生說。 從“紙質”到“無紙化”,從“人工”到“智能”。 如今,憑二維碼登機牌直接乘機、人臉識別登機已成為現實,全流程無紙化極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。目前,石家莊機場2號航站樓共有自助值機設備29臺、自助托運設備10臺、自助登機設備4臺,國內安檢通道全部安裝人臉識別系統,設置智能安檢通道10條。其中,智能旅客安檢通道將人臉識別技術與驗證閘機有機結合,融合了AI人臉識別技術、智能識別分揀技術等高科技元素,讓旅客過檢更加便利。 “河北機場旅客服務”微信小程序是推進智慧機場建設、完善數字化服務平臺、提高機場智慧化服務水平的重要項目。目前,該平臺已建成“從家飛”旅客服務平臺,開發了包括旅客全流程自助在內的13個系統,打通線上線下旅客服務全流程。 “冀憶游新”體驗越來越豐富 從滿足“走得了”到“走得好”,再到“讓旅客體驗更美好”,石家莊機場持續深化服務工作,不斷升級軟硬件,讓旅客在舒適的“家”“冀憶游新”。 在硬件上,石家莊機場從關愛母嬰旅客乘機的實際需求出發,升級改造5間母嬰室,設置32組多功能躺椅;新增充電吧臺23組、手機充電樁53組,聯合石家莊市衛健委增設16臺AED自動體外除顫器。同時,為方便特殊旅客出行,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,在中轉柜臺、中轉休息區、高鐵候機樓增加低位柜臺,在行李提取柜臺為輪椅旅客增加低柜臺和容膝空間;針對視弱群體,在盲道轉彎處增加黃色標記,在登機口顯示屏上增加紅色“催促登機”提示;在中轉休息區、行李提取廳以及機坪擺渡車、旅客班車/樓間擺渡車上設置愛心座椅20組,在航站樓內擺渡車上增加墊步臺,方便特殊旅客上下車。 軟件升級同樣必不可少。石家莊機場將傳統節日、特色活動等帶到旅客身邊,提升旅客出行體驗。開展“一月一主題,月月有驚喜”文化體驗活動,每月結合傳統文化開展不同主題的文化互動活動。在二十四節氣大暑當天,現場邀請旅客免費制作非遺漆扇,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與魅力;在七夕、中秋節,現場邀請旅客免費制作“指紋相框”和仿真月餅,持續為旅客創造旅途中的驚喜。 目前,根據《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總體規劃(2023年版)》,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正有序推進,將規劃建設1號至2號航站樓間連廊、3號航站樓、第二跑道。2035年,石家莊機場將建設成為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、貨郵吞吐量50萬噸需求的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和區域航空樞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