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訊(河北機場集團:張毓報道)大數據、5G、人工智能……當新技術與機場相遇,會產生怎樣的火花?近年來,河北機場集團將數字化廣泛應用在提升安全運行效率、提升服務保障品質、提升管理效能等方面,推動運行全流程、服務全鏈條、安全全場景的數字化、智能化和智慧化轉型升級,提升機場管理水平和整體運行效率,為旅客創造美好出行體驗。 
安全先行 數字牽引助力平安機場建設 夜航班結束,一臺可愛的橘色機器人緩緩走入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(以下簡稱“石家莊機場”)跑道,為飛行區道面進行“體檢”。這個小機器人就是石家莊機場投用的道面健康機器人自動檢測系統。它可以全方位了解道面結構情況,有效檢測道面表層及下層脫空、斷裂破損等危害,為機場預防性措施提供參考依據,進一步確保飛機起降安全。 道面健康機器人是河北機場集團聚焦跑道核心安全,通過智慧運用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舉措之一。機場道面健康機器人可以對飛行區道面進行自動數據采集,平均每小時能完成15000平方米掃描檢測,提供厘米級病害位置信息,獲得表觀和結構信息的三維數字模型,精準分析道面表觀病害和內部隱性病害,自動生成報表,檢測效率和精度上均有很大程度提升。 近年來,河北機場集團以智慧安全為目標,加強智慧化應用的同時,整合安全防范相關業務系統,構建安全保衛平臺。在“智慧安防”方面,依托石家莊機場大安防項目建設,完成安全運行管理平臺、智能視頻分析系統建設,實現門禁、監控、圍界、手報等安保系統聯動,通過引進GIS、視頻分析、移動應用、數據中間件等技術,打造了一個大型、多業務、協同工作的創新型安全應用管理平臺。“智慧安檢”方面,完成了10條智能安檢通道建設,實現自助通行和人包綁定,配置易安檢查驗終端設備1套,旅客安檢通行效率大幅提升。 河北機場集團還積極為支線機場安全管理進行科技賦能,推動支線機場“車輛侵入跑道監控預警系統”建設,已在秦皇島機場建設投用;為提升風切變風險管控能力,承德機場投用了低空風切變預警系統,為預報風切變發生提供了監測依據。此外,河北機場集團還基于安全管理體系要素,統籌研發并上線了河北機場集團和支線機場安全管理系統平臺,實施對安全管理行為和安全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。 
掌上有“數” 智慧賦能助力服務品質提升 今年春運首日,“河北機場旅客服務”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運行。小程序按照出發、到達、中轉和接送機4大類出行場景進行設計,包括河北機場集團下屬的石家莊、張家口、秦皇島、承德4個機場的各項服務,為旅客提供涵蓋航班、地面交通、行李運輸等與出行內容相關的50余項子服務項目。按照旅客前往機場、值機、安檢、候機、離開機場等維度,根據旅客在各個環節的需求布局服務項目,為旅客提供出行全過程的精準服務信息。 “河北機場旅客服務”微信小程序是河北機場集團深入推進智慧機場建設,拓展數字化服務平臺,提升機場智慧化服務水平,推動河北機場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項目。河北機場集團以智慧服務為目標,以航站樓態勢感知、協同決策指揮、旅客出行體驗和管理提升為核心,構建旅客服務平臺,實現服務個性化、場景化、智能化。 目前,旅客服務平臺已建成從家飛旅客服務平臺、旅客全流程自助等13個系統,打通線上線下旅客服務全流程,旅客可以通過手機辦理值機、選座,獲取電子登機牌,并憑借電子登機牌輕松完成安檢驗證、登機口掃碼驗證等流程。有托運行李的旅客也可以通過自助行李托運設備進行行李托運。全流程無紙化自助乘機服務的上線,以及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,極大提升了出行效率。下一步,河北機場集團還將配合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,打造全國首家空鐵路一體化聯運智慧出行試點,完成機場區域地圖場景采集及藍牙部署,系統提升機場地面交通。 服務品質的提升不僅體現在出行的溫馨便捷,也體現在航班的準點正常。通過小程序,旅客不僅可以享受各類服務項目,還可以實時看到自己所乘航班的各種信息。不僅有登機、起飛、落地的時間,前序航班有沒有完成下客、自己托運的行李有沒有完成裝載等各種動態也可以一覽無余。 這些動態數據的背后,是石家莊機場“最強大腦”——“從家飛”A-CDM(機場協同決策系統)的支持。A-CDM系統融合了空管、航空公司、航油、雷達監控、視頻監控、地理信息、電子傳感器等各類數據,可以對飛機加油、登機、開關客貨艙門等保障節點實現可視化監控,做到航班運行全鏈條的全程管控、智能決策,并能根據航班基礎信息智能生成保障任務,使調度部門能夠更主動地做好航班保障監控和資源調配工作,保障人員可以提前做好相關準備,運行控制中心可以根據航班保障進度精準放行出港航班,大大降低了航班延誤的幾率,乘機出行更加正點。航班、旅客、行李的各項動態也實時顯示在了旅客的手機屏幕上,使旅客心中有數,出行無憂。 以智慧運行為目標,河北機場集團構建生產運行平臺,整合駐場單位等相關單位的交互信息,動態優化調整機場資源,實現運行協同化。目前,生產運行平臺已建成3D-GIS地理信息系統、LTE寬帶多媒體數字集群系統、A-CDM機場協同決策系統基礎平臺、機坪綜合管控平臺等16個系統,有效提高了機場運行管理效率,提升了運行能力和航班保障服務能力。 
數據助力 “智”造低碳綠色空港 今年,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公布了2022年度“雙碳機場”評價結果,石家莊機場獲得“雙碳機場”評價三星級機場,也是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級以下唯一獲得“雙碳機場”最高評價三星級的機場。 在石家莊機場獲得最高等級評價背后,智慧化建設提供了巨大助力。石家莊機場配備智慧高效的設施設備智能監測系統,完成車輛智能監測系統、APU替代設施智能監測系統、充電樁智能監測系統、AMES智慧能源管控系統建設,實現多系統與生產運行系統融合,依托智能管控融合系統,對場內車輛、充電樁和APU替代設施、航站樓用能進行統一調度、智能管理,優化運行模式,提升能源效率和新能源設施設備效能。 特別是圍繞綠色機場建設,石家莊機場依托信息技術和大數據應用,建設的AMES智慧能源管理系統,用以掌握能耗的實時數據,對各種能源系統電能消耗進行分布式監控與集中管理。通過分類、分項、分區分析,可以幫助河北機場集團對能源系統進行有效的監管,對已實施節能改造的地方提供節能量的數據比對,為后續節能降耗研究、設計與改造提供參考數據。 河北機場集團將繼續以智慧能源管理為目標,進一步完善智慧能源管控平臺,通過智慧能源管控平臺,實時監控石家莊機場飛行區、公共區和航站樓能源使用的詳細情況,持續推進業務流程優化、運行方案細化、節能措施量化,初步形成機場能源“運行一張網、監管一平臺”的監控模式,覆蓋能源生產—轉換—存儲—配送—消費全鏈條管理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。 數據就是生產力,河北機場集團還積極探索智慧應用場景,持續推進“數據慧用”系列建設。如研發的“登機口旅客分布熱力圖”利用大數據、數據可視化等技術,計算出每個登機口各個時間段的旅客人數,形成客流量熱力圖和統計報表,為商鋪合理布局、樓內巡視安排等業務場景提供決策依據。目前,河北機場集團已陸續發布登機口航顯、運行簡報、登機口旅客分布熱力圖、航班實際截載時間統計報表等10余項數據服務和數據應用,讓數據創造更多價值。 |